第1126章 实验对照组-《我,孙山,科举》
第(2/3)页
那模样极其谄媚,看得孙山嘴角抽了抽。
孙大朗正常多了,挠了挠头,憨厚地说道:“老爷,我知道了。以后我干完活如果还不懂再问。先把活干了,再说事。”
孙山点了点头,笑了笑:“好,你们先干活。”
于是汉子们按照孙山的要求,收割一分地,过秤,记录。
再收割五分地,过秤,记录。
最后收割一亩地,过秤,记录。
孙山坐在菜园子里,看着汉子们忙忙碌碌,想着等夏播的时候,正是用稻子来做试验。
方法跟种菜一样,三组试验田对照,看一看使用鸟粪后的稻谷增产。
其实在孙山的知识里,使用鸟粪肯定会增产,只是不做过试验,完全不放心,害怕这些鸟粪会出问题,会和稻谷不相容。
为了保险起见,还是要进行实验,谨慎行事。
桂哥儿见孙山紧锁眉头,担心地问:“山哥,你怎么了?好似不开心的?”
明明使用鸟粪的青菜比普通方法种的产量高,这应该是件好事,山哥怎么还是不笑呢?
孙山摇了摇头说:“只是感觉使用鸟粪增加的产量也不是很多,哎。”
看了孙定南记录的一分地数据。
使用鸟粪,和普通方法种植的产量并没有显著提高,跟想象中的差太多了。
桂哥儿一听,立即急眼了,不赞同地说:“山哥,这产量还不高?比普通法子的高三分一,山哥,已经高好多了。特别跟啥肥料都没用的青菜,更是高的一倍不止了。山哥,咱们做人不要太贪心哩。”
桂哥儿义正言辞地指出孙山的想法不对。明明产量多很多,怎能说不多呢。
在孙山的认知里,现在的青菜也好,谷子也好,产量都太低了。
正确的产量应该比目前的多几倍。
如今才多三分之一,在孙山的眼里实在太少了。
不过桂哥儿说得对,在有限的条件下,能提高产量,已经非常难得了。
孙山笑了笑说道:“桂哥儿,你说的对,是我要求太高了。”
桂哥儿见孙山同意他的说话,笑呵呵地说:“山哥,你跟我们不一样,所以要求才高。呵呵,不过能多出那么多产量,已经非常了不起了。
第(2/3)页